close

Interstellar

星際效應

 

很久很久沒有寫電影後感了

距離此分類上一篇已經是3年前的事了

這部實在太值得去寫 對我而言

 

///////////// ///////////// /////////////

這部真的是太棒了! 

對我來說 這部絕對不只是還不錯的等級 而是評價滿分的神片

 

去看IMAX 70mm版本 一整個爽翻了

(想了解放映版本的差異 請自行google 

也可以參考我找的這篇 "《星際效應》戲院大解密,你知道70mm膠卷IMAX跟其他版本的差別嗎?" 

看完文章後我就決定掏錢了 XD)

 

美麗華的IMAX影廳不大

所以個人認為最佳的觀賞位置是中前段

而因為訂的時間晚了 所以最終坐在第三排 XD

本來想說應該很慘烈 會看得很辛苦

結果整個三小時完全都專注在電影上而無不適感 (太神奇了!!!

另外 開演前鄰座的情侶 女方問男方

"70mm不會有上下黑邊 這樣這麼大 我們坐那麼前面 會不會看不到全部的畫面阿?"

答案揭曉 完全不會 因為螢幕的弧形設計 所以不用擔心~~~ (水啦

 

無論劇本 演員 特效 拍攝 運鏡 節奏 ...

各方面都恰到好處 展現出極度好的美感與效果

(誇張 我真的真的非常少如此讚揚某部片 所以這部實在看得太過癮了!)

 

預告完全只是預告

吸引目光與宣傳電影 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讓人會想"進戲院"去看整部長達幾乎算完整3小時的片

看完後 我必須說 有空請務必進戲院看

 

不只是因為特效 聲光 

衝擊也好 震撼也好 內涵也好 細節也好 刺激也好 情緒也好...

而是"整部片 所有的表達與呈現"在那樣的場域下會有發揮到極致的感受

 

最後 他不但看的時候很享受 很好看

也是一部很有"後勁"的片

(我覺得後勁這種東西 "效應"的長短看個人 就我的話 這部會很久很久)

 

///////////// ///////////// /////////////

11/09 11:09 updated

 

關於觀看的版本 小建議

 

根據台灣有釋出的版本: 70mm IMAX、數位IMAX、35mm膠卷、4K數位( /2K數位放映)

個人覺得如果口袋OK的話 請看 IMAX 數位

 

70mm IMAX 全台只有美麗華大直影城 所以剛好在北部+有口袋+有時間的話 可以考慮一下 很棒

 

4DX / DBOX ...個人是不建議 不認為有那個價值

這部不是3D電影 (也不該做成3D 會low掉 重點壓根不在那些特效 真的)

所以 看動感座椅就是多花錢買噴霧+震動 美其名身歷其境 實際上晃動還會妨礙觀賞品質跟興致 ...所以何必呢?(強調這是個人觀點)

 

4K數位(4096*1716 pixel) 會比 35mm與2K數位(2048*858 pixel)的解析度好

35mm畫面完整度較高

(雖說是4K拷貝,但若非4K機器,則仍為2K播映,這樣細緻感&解析度上的差異是出不來的)

因此 其實可以考慮看一下35MM(11/12 更新 痾...存疑了 不好意思)

 

另外可以自備口罩 耳塞式耳機 會有...額外的趣味 XD

 

///////////// ///////////// /////////////

11/12 09:12 updated

 

關於35mm膠卷品質的 小建議

 

由於有人指出35mm膠卷的效果很差(畫面雜點 白線 模糊 變色 畫質不佳 ...等等)

以下就個人所知的說明一下

膠卷本身(起始)的品質 基本上是好的

且這影像格式具備相當好的解析度與色彩重建

所以能提供絕佳有質感的觀景感受 這也是諾蘭導演選用膠卷(70mm+35mm)拍攝的原因

 

其缺點與致命傷在於

會隨著放映的次數(時間)而逐漸產生耗損

以及放映機器的要求較高

-- 過熱會直接加速對膠卷的耗損 也會使畫質整個變調

-- 投放品質是有技術層面在的

-- 很要求清潔保養

 

根據目前所接受到的訊息

35mm的版本似乎頗多問題 個人是有點小難過

因為初步判斷多為機器有狀況而影響成像品質

而非膠卷

 

結論是 若走保守路線 簡單看個2D數位版就好 ㄒ Aㄒ)~

35mm目前似乎要碰運氣(好的影廳&好的放映機)

 

///////////// ///////////// /////////////

11/11 07:00 updated

 

關於觀看電影的 小建議

 

個人是覺得看此片可分 用腦版 跟 甭腦版

用腦版

自然就是喜歡深入探討劇中理論內涵等等 收視前可能就已經做了功課的人

那麽看這部片務必專注地看 這樣自然會有最大的回饋 而且我想電影不會令人失望

邊看邊進行消化或是判讀 會有點忙有點累 但很過癮

 

甭腦版

基本上不想在看當中 思考太多事或極力搞清楚劇情與理論(還有專有名詞 物理學...)

其實是可以用一種很輕鬆的心情去觀賞 只需要單純的相信劇中所提的理論基礎即可

感受那些拍攝的景 與 演員們的演技 戲劇張力 情感層面也是相當精彩的

 

///////////// ///////////// /////////////

\\\\\\\\\\\\\ \\\\\\\\\\\\\ \\\\\\\\\\\\\

///////////// ///////////// /////////////

\\\\\\\\\\\\\ \\\\\\\\\\\\\ \\\\\\\\\\\\\

 

以下 開始有雷 之 這才是後感 慎入

 

這部真的是太棒了(again~ 我愛死這部片了

 

電影一開始其實就已經破題了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而且也導正了他的定義是無關好壞的 而為純粹的必然

這樣很好 

 

對於地球面臨的難題

世界整體所展現出的氛圍與答案 顯示著人心的脆弱與醜陋

深陷黑暗與追尋光明

這意象很直接的表示著 除了一小搓人以外 其他都處在暗部

也含有與眾不同的意味

 

計畫A與B 與 拉撒路計畫

代表著希望 動機

意義很單一為了"延續"

而且是可以"死而復生"的

這就會加上"時間"的因素

接著能夠跨越時間 不受此限的 便是"重力"

最後在"此刻"有上述具體表現的實例 唯有"黑洞"

(這整個鋪陳 實在不易 卻能如此流暢又這麼好的拍出來

同時還安插人性情感面與必要的關聯場景和元素 超厲害的

 

在一行人 懷抱著希望 未知等看似簡單實為複雜的沉重感 進入黑洞

對於三個選項的設定 水(液) - 冰(固) - 生(氣)

第一個星球 充滿著液體 乍看之下充滿希望 事實卻不是如此

第二個星球 荒涼的凍岩 堅硬的空殼 無論環境或人都有可能是這樣

第三個星球 最終的答案 (對拉撒路計畫裡的人而言)計畫B的起始地 

這樣的安排 很有層次感也很紮實 同時又曲折潛藏虛幻

 

而且人物的設定也深具意涵

幾分鐘前死在大浪的衝擊 (內心的堅定與現實的無奈)

 --- 安排兩個人在此領便當 而且都見屍

 --- 羅米利不選擇長眠來等他們回來

小孬孬曼恩Mann 怕死無法通過考驗而精心計畫如何活下去 (自私的醜陋與虛假的謊言)

 --- 唸詩

作為發現者並第一個安葬此星球上的人 (啟蒙的紀念與生命的休止跟開始)

 ---選擇義無反顧地葬在那

 

此外 地球這部分也沒閒著

從浩劫 - 懷抱希望(虛假的謊言) - 謊言的揭穿 - 憤怒與苦悶 - 奇蹟 - 到新生

許多轉折與聯繫 堆砌出相互關連著的兩個場域

(辛苦的利用太空站相互傳遞訊息 以及

在黑洞 第四次元 時序櫃裡用摩斯密碼溝通 同樣如此遙遠而斷續)

最後Cooper太空站算是 地球-計畫A 最佳的體現吧

 

重要角色演員的演技也非常值得激賞

我真的覺得每個角色都超到位的 (誇張 無可挑剔到這種程度

馬修 安海 米高 潔西卡... 都演得超精彩的~~~

 

我也很愛塔斯&凱斯 (幽默與沉默 多話與沉穩 參數與指令 XDDD

點綴與調節 再加分

 

還有很多難以言喻的感受 寫不太出來 就留給自己啦~ XD

反正整部以"墨菲"為軸 圍繞著黑洞&重力 展開一場死而復生的旅程

非常精彩 非常讚 愛死這部片了 XDDD

 

///////////// ///////////// /////////////

 

補述:

 

我很感謝這部沒拍成3D

因為我覺得

正如我們還看不到黑洞的"後面" 還不了解時間的"樣貌" 還有那些重力的展現 

做成3D只是降低自己的層次 以自以為的方式去模擬出那效果

同時 黑洞在"看起來"也是以2D的方式呈現的 而實際上卻"應該是個球體"

更何況這部科幻片的重點一點也不僅止於此

除了上述之外 從"他們" 到"我們" 也是非常耐人尋味的~

 

///////////// ///////////// /////////////

11/11 07:00 updated

 

關於電影中的理論與物理學 MEMO

 

"...黑洞 ── 一種具有強大重力而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離其近旁的天體。

黑洞的核心是個奇異點(singularity),恆星上頭所有的物質都縮進了這個體積無限小的點,

環繞在奇異點周邊的就是物質無從逃脫的空間,其邊界稱為「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任何物體一旦進入事件視界之內,就永遠無法離開這個區域,就連物體所發出的光也會陷落其中,

因此外界的觀測者再也看不到它。墜入的物體最終將撞毀在奇異點上。

 

然而這個描述是否真確?從已知的物理定律,我們清楚知道奇異點會形成,但不怎麼確定事件視界的存在。

大部份物理學家採行的假設是視界必須存在,只因為以視界做為科學的屏障是非常誘人的概念。

 

物理學家尚未完全釐清奇異點上究竟怎麼了:物質是被壓垮了,但變成了什麼呢?

事件視界將奇異點藏匿起來,也阻隔了我們對它的探索;奇異點上可能發生各種未知的事情,但對外界不產生任何效應。

天文學家在描繪行星與恆星軌道時,完全不必考慮奇異點的影響,因為不論在黑洞裡發生什麼事情,都只會留在黑洞裡。

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質疑著這個一向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假設。

 

在許多關於恆星坍塌的學說中,事件視界並未形成,因此奇異點其實就暴露在我們眼前,物理學家稱它為「裸奇點」,

物質與輻射可墜入也可彈出這個區域,也就是說,以往我們以為造訪黑洞裡的奇異點是趟有去無回的旅程,

但其實你卻可以在非常接近裸奇點後全身而退,並敘述你此行的見聞。

 

假如欠缺事件視界的裸奇點真的存在,在奇異點附近發生的神秘事情將會衝擊外在的世界。

裸奇點可以用來解釋天文學家已觀測到卻無法解釋的高能現象,並提供了一個探索時空最精細結構的實驗室。"

節自:約希(Pankaj S. Joshi)撰,李沃龍譯。〈裸露的奇異點〉。(科學人2009年第85期3月號 )

 

從黑洞中心的奇異點至黑洞表面的距離稱做「視界半徑」

而任何物質要從視界脫離黑洞 其最低的逃逸速度須為光速

若物質於視界內要跑出黑洞 則其逃逸速度須大於光速

 

因此即使本片導演都找來了物理權威Kip Thorne當物理顧問

且Kip Thorne也將其出版成《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一書 (ISBN:9780393351378)

(個人對天體物理學 重力學 沒多狂熱 所以沒有想看的動力... XD)

仍有學者批評與質疑片中的理論

 

我想這也很正常 畢竟現今的事實就是仍有許多待證實待發現的項目與實現的可能性...等等

這時我可能就得強調一下 畢竟不過就是一部"科幻片"嘛 XD

所以能塑造出這般理論基礎已經很不錯了 不用太認真~

(《全面啟動》中的夢境時間理論則是諾蘭虛構的喔)

 

///////////// ///////////// /////////////

11/11 11:11 updated

 

關於電影中的 英國詩歌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Dylan Thomas, 1914 - 1953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切莫溫馴地步入美好的夜,
晚年應在殘燭中燃燒並咆哮;
怒吼,怒吼地抗拒天光沒滅。

縱然智者在大限時深諳黑暗合乎常理,
因他們的語言再也無法對他們激起火光。
切莫溫馴地步入良夜。

善者,在最後的浪襲中,泣訴如此璀璨,
他們孱弱的作為將翩舞於綠水灣,
怒吼,怒吼地抗拒天光沒滅。

狂人,飛翔著追尋並歌誦太陽,
他們省悟,卻已太遲,在途中哀嘆,
切莫溫馴地步入良夜。

偉人,臨終前,注視著眩目的景象,
盲眼朦朧像炙焰流星而雀躍,
怒吼,怒吼地抗拒天光沒滅。

而你,我的父親,於傷痛之巔,
現以你狂熱的淚,咒罵我,庇佑我,我祈禱著,
切莫溫馴地步入美好的夜,
怒吼,怒吼地抗拒天光沒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 W.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