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科學倫理與操守
科學家因為自身的工作性質之故,地位頗高,
自然所應具備的道德標準,也不可能太低,科學家的職責影響深遠,所以須注重形象。雖然在道德層面上,科學界沒有一套規則或標準,但是潔身自愛的道理,是從小便以培養至今,除非是刻意忽略,不然應該不會有行為不檢的案例出現。科學家需要對研究的受試者、同事及社會負責,也必須避免偏見與歧視,而保持公平且客觀的態度,這即是科學家,甚至是一般大眾所應具備的品德。
第五章 我發表,故我在
我想這章的內容可能是,最親切的一章了,因為與現在的我所面對的課題,關係密切。
講述的是關於發表論文的一切,而論文幾乎是每個大專院校學生所會遇到的一項重要作業,所以不單是寫給科學家閱讀的,其實每一個人都值得去看這一章節,尤其是準備進入研究所的學生。
論文相當重視原創性,科學家所發表的論文,它必須是一種新且原創的內容,哪怕是對理論提出質疑的另一見解,也是相當令人期待與關注的,只要你的研究是套新的結果、新的評估。開始寫作時,首先最重要的是擬定計畫,我覺得這真的很重要,讓你在起步的時候,就已了解與掌握大局,且在過程中能夠自然的隨機應變各種狀況。在書中作者也提到關於引用與致謝等其他細節的重要,也是值得細讀的地方。當你完成研究報告或書面的作品時,請他人閱讀作品並提供意見是必要的,這種感覺與之後他人為這篇報告寫摘要或評論類似,所以觀看者可以略分成三種:專精你研究領域的人、同一領域的專家、本身不是科學家的知識份子,他們所提供的建言,或為你的報告做出校正潤飾,這些都是相當寶貴的。最後將論文發表在期刊文獻上,盡可能的選擇最貼近自身主題與最權威的期刊,引用率先不談而重視瀏覽率及曝光率而言,就必須吸引住最大的讀者群,同時增加認同感與回響,相對之後的評論與引用的機會也會增加,對工作實有頗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