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責任
成為科學家之後,
有如取得獨立的職位,進行持續性的研究計畫是你的職責,同時逐漸你會成為一個領導者,而主持整個計畫。這時最基本的,自己必須對這個計畫與其中的團隊成員負責,掌握進度、各項資源管理及研究周邊的事務處理,會有許多非研究本身的瑣碎或要事,是身為上級者的科學家需要去面對的。不可避免地,地位越高,責任越重,壓力也越大,必須處理的問題也越繁瑣。剛開始年輕的科學家,在理想上,應當去做大型的重要研究計畫,因為以前短期與小主題的研究經驗已相當熟悉,只有難度較高的研究計畫,才能有重要的結果。但必須維持平衡,操之過急、野心過大或不切實際,都會使自己執掌的研究,最後走向失敗的命運。人事及行政問題,對部分科學家來說,是個頭大的難題,畢竟並非自身專業領域,也鮮少有那個機會去取得經驗,縱然坊間許多相關的書籍,對科學家而言,那部份是時常被忽略與不會去看甚至不會停留的區塊,但它們其實是一種寶貴的經驗而且可以增廣見聞,有時甚至還樂趣無窮,若能展現其魄力與效率,對自己的生涯所產生的注意是不容忽視的。
第九章 籌措研究經費
研究所需花費極多,自然需要向外部申請補助支援。而取得外部經費的能力,除了能夠支撐起研究計畫的開銷費用外,也關係到工作升遷的前景指標。經費補助的申請,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科學研究的品質,問題的可行性、新奇感、獨特性及重要性皆是好的申請提案所關注的重點,其中的可行性與新奇感常是互相矛盾的,越是安全可行,所擁有的新奇感就越低,所以一般所採納的建議是新舊融合,部分確定可行,部分具風險承擔,以達到實驗最好的效果。申請經費跟找工作的情況有些類似,同樣需找尋外部資源並推銷自己的研究計畫,之後提出合宜的要求,接著等待回應。在提案中,最重要的部份便是描述所要完成的實驗以及實驗後的涵義,研究計畫必須是焦點集中的,若根本無法達成的計畫,縱使提案寫得再好,一切都是惘然。成功後,還必須繳出漂亮的成果與接受評論,以求繼續合作的機會,為一個好的提案計畫做一份好的陳述報告,其重要性和好的研究論文相同,且成敗繫於讀者的看法。因此同樣地,時時都要做好萬全的準備,隨時可以進行研究背景及目標的陳述、推薦自己,知道該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如此才可能讓整個研究計畫得到三、四個機構的經費支助,使計畫順利進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