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學術環境的Google Books Search
淡江大學圖書館館長/黃鴻珠
From: 2007.04.05 數位出版電子報 No:16
自從 2004 年12月Google 宣布與美、英兩國五大著名圖書館進行館藏圖書數位化的工作後,Google此舉立即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其影響層面既廣且深。在諸多的討論課題中此計畫的合法性、對圖書出版業、圖書館、各國文化的衝擊等成為焦點中的焦點。
就合法性的問題,於2005年9月美國作家工會(The Authors Guild)就控告Google大規模侵害著作權,而美國出版商協會也提出訴訟。雖然官司尚未終結,但參與此計畫的圖書館陸續增加中,而且擴大至美國境外,目前除原有的密西根、史丹佛、哈佛、牛津等大學圖書館與紐約公共圖書館外,跟進的圖書館在美國有加州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維吉尼亞大學、威斯康辛大學曼迪遜校區、普林斯頓大學的圖書館,另有西班牙、德、中、法等國的大學、國家或其他類型的圖書館。
受此影響,其他檢索引擎公司如Yahoo 與 Internet Archive、加州大學等單位合組的開放內容聯盟(Open Content Alliance;OCA)也開始著力圖書數位化;中國大陸百度與北京大學圖書館亦簽訂合作計畫;法國國家圖書館號召歐洲各國國家圖書館合作的 The European Digital Library 宣稱未來將有 600萬冊電子書的產出;今年(2007)元月,Google Books Search正式在台灣開始啟動,第一波合作的對象是城邦、博客來等出版商與網路書店;三月初Google Books Search 與大陸出版業合作的系統開放試用,由此觀之,圖書數位化正如火如荼展開。
圖書數位化各界反應不一,出版業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借助Google的搜尋能力與廣大的搜尋引擎市占率,可提高庫存書的曝光機率,增加銷售量;憂的是雖然至今Google強調不會介入內容(Content)產出部份,也不會與內容產出者競爭,只提供平台,但萬一將來Google已掌握近乎唯一的入口並開始進入出版業,將無人能擋。所以即使與Google合作能有增加銷售量、分享廣告收入、減少庫存等優點,但是出版業者還是感到隱隱然的不安全感。對於身負營運成效的出版業者來說,Google Books Search的確有其威脅性,但是同樣涉入其中的圖書館,又有什麼樣的看法?
密西根大學James Hilton教授在參與Google Library計畫聲明裡表示這是人類搜尋知識的一大躍進,對於大多數人有疑慮的著作權部份,他表示有完全的信心;密大校長Mary Sue Coleman更是全力支持此項計畫,在2006對美國出版協會的演說中表示該計畫為合法、合理、高操的行為,它讓世人重新看待圖書館及知識。紐約公共圖書館館長Paul LeClerc更將之與古騰堡革命相提並論,賓州大學出版中心行銷部主任Tony Sanfilippoa認為,若是Google、圖書館和出版三方面合作,利用其掃描辨識的技術,對讀者而言能找到需要的資料,還能提供更多的管道讓曝光率不高的書籍銷售成績更好,達事半功倍之效。
但是最重要的該是:真正的圖書使用者又是什麼想法?使用者都認為該計畫對他們助益良多,包括容易使用、不限時空的服務、因全文檢索而能快速找到以往找不到的資料,特別是研究古典文學或歷史者,過去遊走世界各大圖書館遍尋不著的圖書現身於自己的電腦上,其歡喜的程度不言可喻;另需要數據加以演算的使用者,數位化的資料不但節省資料輸入的時間,同時也避免鍵入時產生的錯誤,圖書數位化的確是一大福音。
不論各界對Google Books Search有什麼意見或質疑,對於其所帶來的巨變,由圖書館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Google Books Search是彌補圖書館館藏的良方、並能快速增加館藏的數量、結合網路的特性,它能全年無休、全天24小時的開放、更是支援遠距教學的最佳服務方式。
據稱Google Books Search 完成數位化之圖書已達百萬冊,由此推估,網路湧現大量圖書指日可待,這的確會讓使用者更習慣數位閱讀,然在目前攜帶式載具尚未成熟、紙張仍是最方便資訊載具的階段,POD(Print on Demand)的服務將日趨殷切,因無版權議題的圖書只要一個按鍵,就可以整本印出,如能裝訂成冊將更便於使用;至於尚屬版權保護的書如採彈性按全冊或依章節出售,則更符合使用者需求;除此以外,於浩瀚書海中,書評與依主題編製的圖書資源示意圖(Pathfinder)會是節省讀者時間、選取適用圖書的佳徑。
事實上,圖書資料受科技衝擊而產生形式的改變由來已久,現行資料中的工具書如書目、索引、百科全書、字典等早已數位版本取代紙本;學術期刊的數位化正加速進行;而公共版權數位化的圖書已不計其數,Google Books Search 的出現僅是加速圖書數位化的腳步,其對智產權的影響、各界的分工等問題依然存在。Goole Books Search 雖已造成紛擾的世界,但現行各方製作的數位化圖書尚屬雛型階段,其未來的型式應如麻省理工學院Minsky教授所言「古今中外的圖書應能相互對談」,又如Joseph J. Esposito所述數位化圖書應具自我參照、入口網站、平臺、機件的組合、網路節點五大特色。總之,Google Books Search 對學術環境的改變才開始。
- Apr 19 Thu 2007 07:21
(no.6~8)-改變學術環境的Google Books Search / 黃鴻珠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