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看了一篇文章
<高材生 人情世故零分>
內容是國三升高一的學生去老師家吃飯不懂禮儀的事
引起不少迴響
該怎麼說呢?
其實 我沒有很認同這篇文章
所說的內容當然是事實
現在年輕一代對倫理道德的無知確實是個嚴重問題
但 這是個老問題了 而且越來越嚴重
原因是 每當講述完這類的問題時 所討論出的
不是無意義的結論 就是沒甚麼效果的解決方式
問題一直在惡化
最顯著的例子是 我們所感受到一代不如一代的想法
前些日子聽聞有位大學助教提到
現在大四生才感覺像是個大學生
我聽了感到有些無奈
看著一屆屆新生進入大學殿堂
雖然仍看得見青春洋溢
但越來越沒有內涵
蓬頭垢面 穿著拖鞋來上課 然後跟你說 這樣比較方便
興趣一狗票是魔獸 看網拍 睡覺
上課有在聽課的甚少 實質上自己所學的也不多
專長不知道的也不算少數
經驗不足 卻想要創新 但又做不好 還自我感覺良好
別說是導正了 就連協助 我都感到十分艱辛
此刻的破洞這麼大 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補起來的
在成長求學的過程中 他們的世界無意義的事物太多
所以不但是不成熟 還很無知 而且也覺得理所當然
他們浪費太多時間在那些無意義的事物上
以致於要花更多時間吸收該學的東西
也延後了成熟的時間與脫離無知的階段
該學的沒學到
現在的生活型態 所造成最糟糕的就是
孩童所學的"知識"非常缺乏EQ與人格價值觀的建立
有部分的人認為幼童還不能夠了解 還不到建立的程度
但其實他們是懂得 也該開始打基礎
實際上過去更是從小就無形中在建立了
只是被淡忘 或是以為不該去限制
若不設限的結果是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那這是件好事嗎?
另一個糟糕的現象是
年輕一代停留在網路世界過久
小三 小四的學童娛樂是線上遊戲已經快到普遍的情況
除了容易沉迷外 呼朋引伴也加速擴散
他們的世界不會變得更多元 只會剩下課業跟電玩遊戲
所以他們發展出來的興趣是? 打電動!?
然後甚麼都不會 甚麼都不行
教育是出了問題
但要改善的應該是整個生活的方式
不是老師或家長成天好說歹說就能解決問題
學生也不一定會甩你
審視生活模式並且盡早開始建立倫理觀念吧
別讓一代不如一代變成常態
- Oct 21 Thu 2010 12:09
人情世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