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去看了"貝武夫:北海的詛咒"的特映會
3D動畫喔 大家不要忘記這一點

評價 還好 可以說已經算不錯了
還好我第一部3D動畫是看這部 這樣的Fu

內容還不錯 傳統了些 但也因傳統而不錯
人物上 除了安潔真的出場時間太短外 沒太大問題
(恩... 兩個孩子為什麼差這麼多除外 XD)
劇情緊湊 整部片長114分 但感覺像90分鐘

看3D感覺很好玩 真的有身歷其境之感
(火龍 你的嘴巴很臭 不要在靠過來了) XD
有幾幕處理方式還不錯 呵呵

說起價錢嘛 $250 可以去看 $300 就要考慮考慮了
所以要想一下喔 據我所知 多半票價都在$300以上
另外盡量看大廳吧 這樣效果比較好

* * *
About "Beowulf!"

-節錄自傑森湯德羅(Jason Tondro)博士的文章

《貝武夫》是一首長達三千行的英文史詩,故事根據發生於6世紀的一場戰鬥而來。雖然事件的大部分場景在丹麥,但兩百年後這個故事在英國北部以盎格魯撒克遜語流傳開來。盎格魯撒克遜人不一定指英國人,但維京人及他們所有的英雄都來自北歐。

《貝武夫》的真實作者身份已不可考。原詩是寫在裁剪好的薄皮革上,之後兩百年則經過多次的抄寫 。到了9世紀,《貝武夫》跟其他文章集結為一冊,包括聖克里斯多福的故事、遠東的幾則趣聞、一封據說是亞歷山大帝王本人的信,及一首歌頌聖經女英雄朱蒂絲的詩。

這冊古書存放在卡頓圖書館,但由於1731年10月23日的一場大火造成部分受損。卡頓圖書館是中世紀以來全世紀文學書籍藏量最多的地方。然而,《貝武夫》不只文稿受損,接著幾年它的名譽也備受挑戰。一般認為,這首以古英文寫成的史詩混淆了異教徒和基督教的主題,至於結構上也錯誤百出,因為它包含三個性質各異的敵人,尤其最後一個敵人出現在故事發展的半世紀之後。

此外,《貝武夫》只有押頭韻,沒有押尾韻,也不是採用抑揚格五音步,完全沒有依照詩行該有的音節規則,唯一的特徵是每行詩都不長且押三個頭韻。比起其他的經典古籍,像荷馬的史詩《奧德賽》及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紀》,《貝武夫》粗糙地像一首很差的詩。更令人垢病的是,通篇的英雄精神及人生宗旨只強調人類對抗食人魔,對學者而言,像巨人和屠龍這類橋段並不是什麼偉大故事會出現的情節。

直到20世紀,《貝武夫》的地位才被重新評估,而此人正是《魔戒》系列小說的作者J.R.R.托爾金。在他1936的論文〈貝武夫:食人魔與評論家〉(’Beowulf: The Monster and the Critics’)中,托爾金寫道,每個人批評《貝武夫》的各種缺點並不影響到它的真正地位,事實上,大家都錯誤地把它拿來跟荷馬及維吉爾的作品做比較。《貝武夫》沒有遵循古代希臘和羅馬哲人規定的史詩規則,因為它是北歐的寓言故事,具有獨自的調性,這樣的表現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不同。托爾金迥異於之前大部分學者的看法,聲稱貝武夫對抗食人魔格蘭德爾的母親及屠龍雖然相隔了50年,但這點正是這首詩偉大的地方。他在論文中寫著,《貝武夫》不是關於一個年輕英雄戰勝食人魔的故事,也不是關於老國王屠龍而死的故事,它是一組前後對照的故事,一位曾經年輕力盛的英雄,不畏懼地步向自己的悲劇性死亡,這個故事就是分成這兩個部分才大功告成。

如果沒有托爾金的大力加持,《貝武夫》可能仍是只有英國文學博士生才會讀的不知名作品,然而現今,英美的高中生幾乎都讀過《貝武夫》。托爾金不只提升這部史詩作品的地位,他還在自己的書中模仿《貝武夫》中的某些元素。像《魔戒:雙城奇謀》中,「金色大廳的國王」的原型就來自《貝武夫》的開頭章節;而《貝武夫》中因寶藏被偷而狂怒噴火的巨龍情節,成就了他《哈比人歷險記》中的高潮戲。

還有許多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引用過這首史詩。比如,作家約翰加德納1971年的熱門小說《格蘭德爾》中,食人魔就沈思了人生不可捉摸的哲理;而《侏儸紀公園》作者麥可克萊頓則集合《貝武夫》中的所有食人魔,編寫了歷史動作奇幻小說《終極奇兵》。

from:史詩《貝武夫》的簡史



tw官網
電影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rlie W.D. 的頭像
    Charlie W.D.

    (((woex)))

    Charlie W.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